2009-10-11 08:49:09 作者:整理 来源:化石网
三分之一恐龙物种并不存在 都是误认惹的祸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古生物学家提出的一项富有争议的理论认为,在已知所有恐龙物种中,有多达三分之一的物种从未在地球上出现过。如果这一假设成立,很多恐龙将面临一种新型“灭绝”命运。此时的“灭绝”指的自然就是它们从未存在过。 矮暴龙乃幼年霸王龙 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蒙大拿州大学古生物学家马克·古德温和杰克·霍纳进行的新分析,这是因为很多幼小恐龙看上去并不像它们父母的“迷你版”。与鸟类以及其它一些现存动物一样,幼小恐龙在走向成熟过程中身体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研究人员指出,这也就意味着,包括霸王龙近亲在内的很多幼小恐龙化石被误认为一个单独的恐龙物种。 瘦小而优雅的矮暴龙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矮暴龙一度被视为霸王龙的一个体型较小的近亲,而实际上不过是假想中的一个恐龙物种,是很多专家根据被误认的幼年霸王龙化石得出的结论。 霍纳表示,传说中的矮暴龙化石外观与年少的霸王龙较为相似,这是因为霸王龙的头骨在发育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们的头骨从细长变成我们更熟悉的形状,即短小的鼻骨以及颚骨,允许它们消灭大量食物。确凿证据是发现一种与霸王龙类似,体型在成年霸王龙与矮暴龙之间的动物。霍纳认为,矮暴龙实际上是年轻的霸王龙,幼年霸王龙下颚长有17颗牙齿,相比之下,成年霸王龙则长有12颗牙齿。 矮暴龙这种体型中等的恐龙现在被视为一种幼年霸王龙,下颚长有14颗牙齿,说明年轻霸王龙在走向成熟过程中逐渐退掉个头较小的刀刃般牙齿,并长出数量相对较少并且能够碾碎猎物骨头的臼齿。 三角恐龙大变身 两位古生物学家从蒙大拿州东部的地域溪岩层收集了大量三角恐龙化石,这些恐龙生存在距今1.455亿年至655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死亡时处于不同的年龄段。它们的头骨尺寸不小不一,小的与餐盘差不多,大的相当于一个人。在对这些头骨进行研究时,两位古生物学家发现,最年轻三角恐龙的小角在走向成熟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幼年三角恐龙的角向后弯曲,成年之后则指向前方。 三角恐龙独特的颈部褶皱也同样发生变化,幼年三角恐龙褶皱周围的三角锥形骨逐渐趋于偏平并拉长,形成扇形骨盾。古德温说:“在这项为期10年的研究中,我们收集了一些处于不同发育时期并且保存完好的恐龙化石,最终得以发现恐龙从幼年走向成熟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我们能够拿出可证明恐龙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巨大变化的证据,例如角的方向。” 本是一家 惨遭误认 专家们表示,有关恐龙身体为何发生如此戏剧性变化的线索可能从它们的现世近亲鸟类身上获取。例如,直到大约四分之三的身体发育成熟时,犀鸟才长出独特的类似头盔的盔突。与鹿角一样,盔突也是帮助其它动物区分成年与幼年的一大依据。同样地,恐龙的体征变化可能也起到提供视觉信息的作用。 头部的角或者球形突出物以及颜色变化可能形成了容易被人误解的视觉信息,让本属于一个物种的成员被错误地归入另一个物种。此外,这些特征也被用于区分恐龙的性别,将它们归为处于求偶阶段的成年恐龙或者需要保护的幼年恐龙。 结论是否夸张? 华盛顿特区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汉斯-迪特尔·休斯表示,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一些鸭嘴恐龙物种实际上是另外一些处于不同成熟阶段的动物,它们应该是其它物种体型较小的成员,而不是新物种。休斯并没有参与古德温和霍纳的研究。 他指出,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一些恐龙物种可能被证明为其它物种的幼小成员。“与当前的很多脊椎动物一样,很多恐龙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类似这样的结论注定引发争议。根据这一理论,将有多达三分之一的恐龙物种可能被打上‘并不存在’的标签。” 实际上,休斯也对恐龙因古德温和霍纳的结论遭受第二波“灭绝”命运持怀疑态度,他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除非化石猎人上演足以支撑这一结论的发现。休斯说:“检验这种假设将面临很大难度,原因就在于需要数量超过当前已发现的更多化石记录作为证据。” |